在上海

转眼间,在上海待了近3年了。可要说起对这座城市的感觉嘛,在辞职旅行之前自己就是这里的一个过客,只不过停留的时间略长些。直到旅行归来从上海的火车站出来的那一刻,看到那些熟悉的场景,还真是恍如故乡的感觉。再到后来工作落定,计划着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都会在此度过,才开始思考这个城市以及它与我之间的关系。

之前每天上下班,走在街道上,乘坐着公交或者地铁,随着节奏的固定与熟悉,渐渐便忘了所处的这座城市。只有当以前的老朋友、老同学问起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身在上海,其他时间好像游离于其中,从来没有过与之对话。仔细想一想这应该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是的,我需要去了解它。那么最直接的方式莫如出去走一走,去看一看工作圈子之外的城市风貌。正好在豆瓣上找到这么一个户外徒步的兴趣部落,在上海的郊区走着、聊着才发现——“噢,原来还有这么些个地方,哇,好多跟上海有关的东西都不知道呢!”我像是一个初到上海的孩子,重新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了一些好奇与认识的渴望。

自此以后,我坚持每个周末都跟着那个部落和一群原本陌生但渐渐熟悉的小伙伴们一起徒步,在健身的同时收获了不少行业之余、生活空间之外的知识与乐趣。就这样,越发觉得这个城市还有太多太多我所不知道的东西。于是决定再多一些努力,想着了解一个城市应该从她的历史入手吧。可好像上海在历史上为更多人所知的、记录较多的在我印象之中应该是清末以来的吧,而那个时候的上海最繁华、也最为后人道的应属租界了。这时候便看起了高晓松在《晓说》节目里提到的《上海大班》,讲的是一穷困犹太人来开埠不久的上海滩淘金终于成为房地产第一大户、远东富豪的真实故事。里面涉及到的一些对后来上海有影响的文化是最让我感兴趣的。比如现在所谓的弄堂文化就是起源于租界里外国商人(当时称“大班”)为赚取躲避战乱而逃往租界的老百姓的钱,按照伦敦工业区的工人住宅的样子建的一系列房子。还有现在仍然能够看到的建筑,比如中山东一路上那些个高楼几乎都是那个时候的大洋行,其中涉及的历史渊源都是很有意思的。

看完这本书后,便上网再找找有没有别的有关上海的书,最好是近些年写的书。于是找到了目前快看完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乍一看书名还以为讲述的是上海的风流韵事呢。其实不然,作者是一位在上海生长的女作家,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上海的咖啡馆、房屋、街道以及城市人物等。其中文字的细腻优美、情感丰富,从序言中作者对于城市的理解便可得见——

城市是个生命体,它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物。
在我的故事里,街道与建筑都是城市这个人物形象的相貌,居民的故事都是这个人物形象的细节,城市历史都是城市这个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

另外关于此书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这本书第一次出版于1998年,10年后第二次出版,再过8年第三次出版,而每一次再版都会在之前一版的基础上加一篇年记,年记中经常能看见的是提到以前的某某已不复存在或易主或尚且保存着。因此,单从这一本小书便可窥见上海最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

受书中描述的影响,我也决定走一走书中作者带她一个台湾朋友逛原来法国城的路线。在淮海中路和复兴中路的交叉口,进入申申面包房买几块面包,可是没买到书中说的法式小羊角面包,接着走后面的武康路等,这里的房子几乎后来都重新粉刷过,少了那份陈旧,至于新乐路和襄阳南路交叉处的圣母大堂则大门紧闭,经过上海音乐学院还特意进去逛了下,也没有听到所谓的“一路都是弦歌声”。看那些西班牙式的小房,由于没去过西班牙同时对这类建筑的特点又不知晓,看上去感觉也就和现在农村的小洋房差不多。

同样的街道,不一样的人走着看着,看不出那份韵味的人如我般,多是对这儿的生活习惯不了解,对这儿的城市变迁不曾历经,对这儿的建筑人文不够熟悉的吧。面对这样的认知尴尬,解决的路径只有一条——再学习+再经历+再认识。总之,对于这座城市,关乎她的历史、小说、电影、人物、建筑等等等等,都有太多值得去学习,然后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去尝试的过程。

小鹏 wechat
公众号:数据Ma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