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对于自己小时候(主要为中学时期)很羡慕那些不听话、调皮的孩子可以不受或者不惧父母的管束而自我行动,以前只是理解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的表露。后来看《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下面先掉一下书袋,因为实在这些文字的概括性很强,不用都觉得可惜——
一个在人格组成中含有许多‘他制他律’的成分、在身上必须有外加意志的人,在一个自我组织和独立自主的人格面前,是必然会感到自卑的。
一个对‘自我’的评价很低,不敢让自己太有吸引力,将自身的‘性’当作是自己体内装载的违禁品,而又不敢公然地表露自己‘是’什么的人,在另外一个完全能够确立自己、对自己的吸引力感到自豪、与自身的生命力没有失去接触,而又敢公开地展示自我‘完整性’的人面前,是会感到既怯且懦的。
一个害怕落单又必须常常和别人‘在一起‘的人,不敢’脱离群众‘或‘掉队’,总是要由别人定义自己,因此不能脱离这个定义自己的符号系统而去单独面对世界的人,在另一个独来独往、由‘自我’这个基础通过内省的方式去定义外在世界,而又不断去使自己面对以及享受新经验的人面前,就会感到自己整个人都好像很单薄,别人的内容好像比自己丰富。
一个在感情上常常受人照顾,人家待自己好,就会在原则性的事情上向别人‘交心’的人,在另一个不考虑人情攻势,而任何事情都必须经由自己的大脑皮层左半部加以分析与批判的人面前,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总是站不住脚,而对方在任何事情上都比自己有主见似的。”
很明显,这样的心理形势与一个人的智商无关。
开始审判
那时的我,一切事情由父母说了算,这样我的三观完全由他们定义,离开了他们我便失去了一切,甚至自己。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则可能避免这点,可以自行其是,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面对这样的人,我怎么不可能不去羡慕甚至自卑,因为除了学习我便一无是处,真是悲哀至极!
分析-教育
这种内心自卑的形成和教育密不可分,有时候从一些细节就可以看出来。首先看看学校方面——
从90年代到现在的中小学往往都有统一的校服,而且多是男女同款且宽松得过分的运动服。在这样一个讲究个性的年代如此的校服首先就抹杀了性别,同时对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来说,这无异于在抹杀个性。王潮歌对此呼喊”你的身体、你的相貌、你的头发和你修长的腿是可以拿出来显摆的“。老梁说这样背后有着管理者的思维,往往统一的规定即便是从校服入手,也会给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然而这样一种强调高度统一的环境是不可能产生自由思维的,这是一种放弃美的思路,而往往对美的放弃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了尊严,却单单为了一种功利性的目的(这里是取得好成绩上好大学)。我想强调的是这样不敢展现自我,不敢让自己具有吸引力的背后,反映的就是自我压缩的人格,而这样的人格有时在群体里出现还有可能会压缩他人。
分析-家庭
再从家庭的教育看一看——
当父母为孩子划了界限,你不能做什么,你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而往往解释的原因是造成的后果的无法处理或者难以适应。比如说,“小明,在人家里东西不要乱动啊,否则要是你不小心弄坏了,阿姨会生气的!”,反之在公园里,小孩子任意把玩一些公共设施则父母很少说道,即使比如说骑在一些雕塑的身上等等,父母也顶多只是发现之后把孩子带走而已,理由是“别爬那么,会不小心摔下来的!”。除此之外,这样的教育方式随处可见,因而很少有人觉得有何不对。因而这样的结果是,孩子的思维很容易养成这样的习惯——如果事情的结果是可以处理的,就是可以为之的或者是小心为之的。而缺乏一种基于这种做法本身的合理性的考虑,例如这件事情是否合法,这件事情是否包含没有尊重他人的意味,这种事情是否在压抑自我,贬低自我从而赢得从众的心理的安全感。这里直接抹杀的是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代替的是一遍又一遍的灌输。
当然,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思维的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已经从小由于家庭的教育而已经形成“自我压缩”式的人格的人,该如何解脱呢?我目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有一点倒是经常会有所心得,就是去尝试做一些让自己不习惯的事情,当然这个不习惯主要是针对自己的人格而言的,这对改善自我有一定的帮助。
希望
虽然我提到很多对于”自我“的抹杀,但仍然看到希望,不光是对自己,更是对现在的孩子们——
在这样一个习惯压制自我发展的社会里(虽然强调”个性解放“很多年了,但是我认为这种文化里土生土长的痼疾依然还在嚣张),遭遇到信息时代的来临,外来文化的加入情况之下,我看到了更多人的”自我“的萌发,而这与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有着不可避免的冲突,一旦个人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个问题,必然会带来非常多的困惑。然而这也是必须学会经历的一个过程,虽然很痛苦,但是却最终会体会到人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