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和热对于灵感的作用

说法

听有些人说,当身体特舒适的时候,对于进行艺术创作的人是比较难有一些灵感的,就是难以产生一些奇妙的想法和实际行为。不过这也可能有思维习惯的偏差——可能确实有些灵感是来自一些人在冷的时候,甚至是饥寒交迫的时候,(貌似听人说古时候就有这样的做法,对待士人、读书人不要给他吃饱,要经常饿着,否则容易“温饱思淫欲”;而对待将士,要饱食,这样才有士气打仗。)那么这时候产生的灵感那肯定是记忆深刻,而且事后回忆起伴随的还有身体上的感觉(寒冷与饥饿)便会印象深刻。这便容易让人觉得,没有恶劣的环境,就难以创造奇迹。

我呢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冷的,但我对热却有一些好感。特别喜欢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那种被晒得皮肤噼里啪啦的不算啊。这来自于我在写东西的时候或者看感兴趣的书和电影时,火热的环境再碰上对所看书或者电影的拍手称好抑或对于自己所写或所想感到自豪不已时便容易引发热血澎湃,全身湿透,这就是所谓身心共鸣了吧!这其实是不可多得的体验,可能这也会加重你的记忆,就如我在上段的分析一样会产生一些思维的偏差。不过没关系,即使认识到这个,我也丝毫不会减免自己对此的热情。

小结

我一贯对于某些事物的喜好态度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接受自己对于该事物的第一印象(人都会下意识对于见到的新事物与旧事物做出对比,然后在大脑中归类),然后再抛弃这个印象,接着用理性的思路去分析这件事物的好与坏(其实可能更多的是中间地带),如果真的感兴趣,甚至喜欢上了,那甚至会加上个人的情感,为其做一个属于自己带有一些感性的解释。这样不光说服了大脑(代表理性)正确对待,而且是由心(代表感性)的去追求,去珍惜。那么这个事物将长期伴随你进行更多关于美的旅行。

小鹏 wechat
公众号:数据Ma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