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闲话
小鹏闲话

不自由,仍可活


  • 首页

  • 关于

  • 标签

  • 分类

  • 归档

  • 心路之旅

  • Scala 之旅

  • 搜索

下一剂猛药

发表于 2014-09-22 分类于 随笔
本文字数: 321 阅读时长 ≈ 1 分钟

这次再次下笔,算起来离上次已经有十天左右了。 有时候,说不清什么原因让你懈怠。我试图给自己各种解释。比如有——对于坚持的梦想不够清晰,个人的意志力还需加强,杂念太多,抑或没有养成好习惯,等等。 就这样,当我在数落着自己的种种不是之时,时间是不等人的,那么带来的便是晚睡,然后早上不想起——白天状态不好 ...

阅读全文 »

由钱包被盗引发的……

发表于 2014-09-21 分类于 杂说
本文字数: 1.3k 阅读时长 ≈ 1 分钟

从头说起

晚上和同学小聚后回家,坐完地铁,出站准备转乘地铁,发现挎着的小包的拉链被拉开了,一摸钱包已经不见了。还记得那一瞬间的感受是懵了,但是故作镇定,沿原路返回,往地铁口走,没有发现影踪,因为我想小偷可能会拿完现金把钱包丢了。这是我也没办法,唯一想到的是钱包里到底有哪些东西呢。主要是身份证、银行卡几张和300元现金,除此之外貌似没什么了。还好损失不大,就是身份证丢了比较麻烦。银行卡有密码,应该关系不大,不过好在绑定了支付宝,赶紧用手机把钱转到余额宝,心理踏实一些。然后上网搜了一下身份证丢了咋办,有人建议最好报案,防止身份证被人利用而违法犯罪从而追究到你,如果报案了有回执单可以免责。可是由于从来没报过警,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公交来了,好在公交卡没放在钱包里,就上了公交。可见我的法律观念多么淡薄啊!

此时很巧,

阅读全文 »

Sqoop使用:关系型数据库与hdfs、hive、hbase之间导入、导出数据

发表于 2014-09-20 分类于 技术
本文字数: 2.1k 阅读时长 ≈ 2 分钟

介绍

本文介绍了sqoop的一些常用的操作。

使用

官网:http://sqoop.apache.org/
解压sqoop包,注意版本号。
进入bin目录,使用命令。

将mysql中的表数据导入到hdfs中:

./sqoop import --connect jdbc:mysql://192.168.200.10:3306/tianshi --username root --password password --table tianchi -m 1

其中,“-m 1”是设置map数量为1,则结果为一个文件,否则为多个小文件。

阅读全文 »

小谈青少年的问题

发表于 2014-09-19 分类于 杂说
本文字数: 841 阅读时长 ≈ 1 分钟
转录自个人QQ空间

一直奇怪为什么现在或说近些年存在青少年的种种问题,而在以前或早些年很少有,退一步说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世界各国都把青少年的问题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来研究探讨。《童年的消逝》中提到是由印刷术在欧洲的兴起,大量书本文化的普及导致出现学校,然后延申出童年。并且有组织的正式教育延长了儿童不必承担成人的世界和责任的时间,童年开始作为一个新的阶段出现而日益显得重要。这个阶段的出现在欧洲开始萌发于16世纪。

到后来,他们(指儿童)由于受制于书本学习者的心理及校长及家长的监督,印刷向儿童关闭了日常生活的世界,而日常生活这个世界正是中世纪的年轻人非常熟悉的。最后,了解这些文化秘密成为成年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直到最近,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 ,还是成人的据有据信是儿童不宜知道的信息。

阅读全文 »

外婆的背

发表于 2014-09-18 分类于 随笔
本文字数: 899 阅读时长 ≈ 1 分钟

很小的时候,外婆是我最亲的人。她最喜欢背着我到处走,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见到路人更是热情地打招呼,最重要的是总会介绍我这个大外孙子,仿佛是在炫耀。而我也最喜欢趴在外婆的背上,有时看到别的小孩被长辈牵着走,便向他们扮鬼脸,好像也是在炫耀。

外婆,她绝对是一个女强人,外公去世的早,我都没机会见过,是她一手拉扯我妈她们姐妹四人长大的。因此是生活让外婆更加顽强,五十来岁的身体虽然有些瘦削但相当健朗,背着我到处跑都不带喘气的。也正是外婆这样的身体,有着坚韧的背,让那时的我非常有安全感。

阅读全文 »

小论“文艺青年”“高富帅”等网络用语现象

发表于 2014-09-17 分类于 杂说
本文字数: 1.1k 阅读时长 ≈ 1 分钟
转录自个人QQ空间

目前网络上各式各样的词汇大为流行,为众多网友所竞相追逐,有时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只要接触任何除自身以外的人或事物,就可能无法避免耳濡目染这些东西。我这里所谈的大多是对人的种种标签式的定义或描述。如“富二代”“文艺青年”“二逼青年”“高富帅”等等。

首先不针对具体词汇地说,这些用语的确描述了我们这个世界当中的某一类人的某种特征。然而这些词汇往往根据某类人的某一个方面或少数几个方面来描述,比如外貌、身高、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爱好等等。就算是全部涉及以上方面,你就能保证能完整地预测一个人吗?就能判断他的性格或素质吗?显然这样未免过于偏颇,对于人这样一个有着复杂性、多面性、善变型的动物而言。

阅读全文 »

韩国的民族电影

发表于 2014-09-16 分类于 书籍
本文字数: 908 阅读时长 ≈ 1 分钟
整理自闵应畯等《韩国电影历史、反抗与民主的想象》

民族电影的出现

1980年代,一些初出茅庐的电影创作者开始实验拍摄各种被禁的文化与政治题材,以集体的力量挑战主流电影的霸权地位和国家电影制作的机器。电影俱乐部、地下杂志和其他出版物也推动了民族电影运动的产生,激发了大众的兴趣。然而,民族电影运动并不仅仅是对好莱坞和主流电影业的主导文化话语的能够,更是一个表达多样性的语言和社会话语的场所。

阅读全文 »

1980年代的韩国电影

发表于 2014-09-15 分类于 书籍
本文字数: 896 阅读时长 ≈ 1 分钟
整理自闵应畯等《韩国电影历史、反抗与民主的想象》

1980年左右韩国的历史事件

1979年,总统朴正熙被其助手暗杀,从而结束了长达十八年的独裁统治。1980年的春天带来了短暂的民主和表达的自由。当第三共和国总理成为第四共和国总统时,韩国人民期待着一场全新而自由的总统大选,结果以军事镇压光州民主运动而告终。结果是另一个军人政府建立起来,开启了第五共和国时代。

阅读全文 »

民主形式下精英的权力斗争及李承晚政权的垮台

发表于 2014-09-14 分类于 书籍
本文字数: 2k 阅读时长 ≈ 2 分钟
摘抄自尹宝云《民主与本土文化》

李承晚其实是个传统式的领袖

在组阁上,李承晚的特点是专门选拔那些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人,尤其是总理一职。他想把分配权力作为拉拢人的手段,客观上却因不能满足各政党的愿望反而激起对他的更大不满。
1950年5月31日选出的第二届国会比第一届国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这次选举只有共产党系列的政党没有参加,其他所有的政党都参加了。但是,更广泛的代表性在民主的早期阶段则意味着更多的、更激烈的宗派主义斗争。随之李承晚逐渐认识到自己原来那种以超党派领袖的身份而通过机动灵活的权力分配来获得更多支持的策略在现在完全行不通了,于是他不得不考虑组建自己的政党。

阅读全文 »

韩国的宪政萌芽与民主框架的建立

发表于 2014-09-13 分类于 书籍
本文字数: 2k 阅读时长 ≈ 2 分钟
摘抄自尹宝云《民主与本土文化》

李氏朝鲜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否有宪政的萌芽

甲午更张后的李氏朝鲜将王室与政府分开,议政府变成总理领导的国务院。这样的议政府有一种权力相互牵制的意图,但这只是极少数人所组成的权力寡头之间的协商,是几个人的民主。这样的权力制约和民主是十分原始的、习惯性的,因人而异的,一言蔽之,它是没有形式的。而宪政体制下的权力制约和民主协商却依赖于其完善的形式系统,建立在权责明晰的法律基础之上,并有程序化、制度化的运作。这就是说,李氏朝鲜的政治制度没有留下什么重要的宪政遗产。它的那些宪政影子或元素也不可能进化为现代制度。

阅读全文 »
1…171819…24
小鹏

小鹏

238 日志
7 分类
111 标签
RSS
GitHub 知乎
Creative Commons
推荐阅读
  • 心路之旅
  • Scala 之旅
© 2014 – 2019 小鹏 | 站点总字数: 336k | 站点阅读时长 ≈ 5:06
由 Hexo 强力驱动 v3.9.0
|
主题 – NexT.Muse v7.2.0
|
0%